近日,通化市重症医学领域上演了一场生命奇迹。患者王某因突发胸痛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经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转院途中,患者突发心跳骤停,紧急折返抢救。经心肺复苏、多次电除颤后,患者虽恢复自主呼吸心跳,但仍神志不清,生命垂危,随即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重症医学科刘长纲主任团队接到患者后,立即启动多学科急救体系。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等基础生命支持迅速展开,同时联合心血管科专家实施冠脉造影及PCI手术疏通堵塞血管。针对患者心衰症状,采用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CRRT,实现精准容量管理。面对持续恶化的低氧血症,医疗团队反复进行气管镜检查与肺泡灌洗,在检出感染病原体后及时调整抗生素方案。尽管俯卧位通气等常规手段轮番上阵,患者病情仍持续恶化,生命体征岌岌可危。
展开剩余74%关键时刻,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果断决策,紧急开展V-V 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为患者撑起“生命通道”。在长达8天的ECMO支持期间,医护团队日夜坚守,克服俯卧位通气、俯卧位下支气管镜等操作难题,严密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随着治疗推进,患者肺部感染显著缓解,动脉血气指标逐步改善,生命之光重燃。
为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刘长纲主任、姜大伟副主任、白玫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反复评估,大胆采用清醒ECMO治疗方案——成功撤离有创呼吸机,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维持指氧饱和度98%左右。这一创新举措在通化地区尚属首例,标志着当地重症救治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经过两天观察确认患者状态稳定后,团队谨慎撤除ECMO设备,白玫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即刻跟进,通过系统的床旁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机体功能。最终,在多学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康复出院。
此次抢救的成功,不仅彰显了重症医学科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卓越实力,更以通化地区首例清醒V-V ECMO治疗的突破,填补了区域技术空白。从生死时速的紧急抢救,到多学科协作的精准施治,再到创新模式的康复管理,整个救治过程充分展现了重症医学科 “生命至上”的职业信念,也为同类危重病例积累了宝贵临床经验,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终审|李春斌 复审|曲乾 初审|袁小涵
中心医院咨询服务投诉热线
来源|重症医学科
供稿|胡晓巍
编辑|袁小涵
善良 端庄 精医 敬业
微信
发布于:北京市广升网配资-在线配资查询-杠杆配资app-主力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