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 通讯员杜谨宇 林金国
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脏为心衰患儿带去生的希望,陈氏肝血流阻断法赢得世界赞誉,心肌旋切技术吸引全球专家来汉学习……8月8日,武汉市举办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领航技术”组综合评审,47个项目对标国际医学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少项目实现高水平成果转化,临床效果显著,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专家评审组组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振亚教授高度评价:“不少项目是‘0 到 1’的突破式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甚至惠及全球患者。”
武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评审已结束,届时将发布“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结果。对入选的武汉市核心医疗技术,卫健委将从平台建设、医保政策、职称晋升、经费投入、宣传推广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打造武汉“医疗名片”,让这些好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突破技术壁垒,填补多领域空白
“孩子有人工心脏可用,就有了恢复心肌功能等待供体心脏的窗口期。”面对儿童无人工心脏可用的困境,武汉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研发了全球最轻、最小磁悬浮“中国心”,外形仅矿泉水瓶盖大小,重量仅45克。
“这是全球首款儿童专用第三代磁悬浮泵,填补了国际儿童长期双心室辅助的空白。”董念国介绍,儿童版人工心脏按10年~15年以上寿命设计,对难以等到供心的儿童患者,可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安心等待供体心脏。对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这将成为目前唯一的治疗选择。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在全球都是一个难点,武汉同济医院魏翔教授团队受“菠萝刀”启发,历时4年自主研发心肌旋切系统,全球首创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手术。手术不开胸、心脏不停跳、零输血,将原本四五个小时的手术缩短至一小时,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解决了肥厚型心肌病治疗难题。
武汉协和医院梅恒教授团队针对淋巴瘤创新疗法,直接将CAR基因递送至患者体内,原位改造内源性T细胞为“抗癌战士”,开辟细胞治疗新范式。
罕见病领域长期存在诊断难、认知低、资源不均等难点,武汉同济医院罗小平教授团队构建起全球首个儿童罕见病AI大模型,覆盖罕见病危重症预警、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全程管理等。基层医生遇到罕见病患儿病情加重或出现突发危重症时,可依据系统精准识别患儿是否具有高危风险,给出抢救方案,并推送符合诊疗规范的救治建议,避免延误黄金救治期。
打造武汉“医疗名片”,技术影响力辐射全球
多项医疗技术凭借创新性与领先性获国际认可,推动武汉“医疗名片”走向世界。
肝切除手术成败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肝血流阻断技术的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同济医院教授陈孝平首创的“陈氏肝血流阻断系列方法”能精准、有效地阻断目标肝区域的入肝(出肝)血流,使目标肝区域因血流中断而呈现缺血状态,实现了该区域肿瘤的“无血切除”,并可最大限度保护剩余肝脏功能。他在肝胆胰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做出系统性创新成果,不仅推动我国肝胆胰外科的发展、赢得世界同道的赞誉,而且让无数患者得到救治。
无创多模态脑机接口让“意念成真”的科幻场景成为现实,患者只要戴上一顶脑电帽,就能通过“想”,来促进自己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将被动康复训练变为主动康复训练。武汉同济医院唐洲平介绍:“我们的脑电帽有两套信号采集系统,一个是电信号采集系统,另一个是近红外信号采集系统。”这两种信号结合,可以解决普通脑电帽采集信号来源单一、定位不准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准确率。
“人工智能等多模态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后,能让更多的基层医院开展重要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武汉同济医院舒凯教授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辅助下的全新诊疗体系,为脑癌手术带来了新的突破。舒凯说,利用这项技术,通过柔性电极贴敷及术中实时记录解码,手术医生可以清楚识别肿瘤边界,实现肿瘤精准切除。
武汉协和医院兰晓莉教授讲解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在恶性肿瘤精准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她与团队潜心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色素瘤靶向诊疗放射性药物,已作为1类创新药,由国家药监局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为恶性肿瘤精准诊疗带来新的希望。
优化诊疗体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医疗技术创新不仅提升疗效,更从成本、体验、生存质量等维度惠及患者。
基于对终末期心衰患者诊疗模式的创新性思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金平教授提出的“晚期心衰外科救治关键技术体系构建”,覆盖从药物规范化治疗到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再到心脏移植的全流程规范化诊疗体系,未来将会为更多心衰患者带来福音。
“这套手术系统不再需要切割前列腺组织。”针对男性前列腺增生传统手术创伤大的难题,武大人民医院程帆教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全球首款植入式前列腺悬吊系统,并精心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人群前列腺生理特征的微创治疗装置,利用这套手术系统,既能解除因尿道梗阻而导致的排尿困难,又不影响性功能。
“血管健康是延缓衰老的第一道防线。”武汉同济医院张存泰教授分享了血管衰老综合评估技术,他扎根老年医学研究17年,从血管中寻找延长“健康寿命”的密码,围绕血管衰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成立了国内首个以老年医学科牵头的“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中国人自己的血管衰老监测评估干预方案。
武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在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医疗技术,尤其在器官移植、肝胆胃肠疾病、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领域,有一批技术展现出了国际竞争力。同时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干细胞治疗、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展现出了突破潜力。卫健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加快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巩固和扩大武汉医疗领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广升网配资-在线配资查询-杠杆配资app-主力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